華埠觀察 | 唐人街的商家和消費者在為特朗普的關稅付出代價
編者按:盡管在上台前承諾“解決通貨膨脹,降低物價”,但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操作正使美國經濟走向相反方向。在不斷加碼且反複無常的關稅政策影響下,美國普通民衆正在為這種動蕩的不確定性買單。
對于美國唐人街社區來說,對中國額外加征的關稅讓本地商家和消費者承擔了更多的傷害。全國廣播公司(NBC新聞)這篇報道,為人們直觀呈現了關稅對各地唐人街社區的影響,以及商家和消費者的擔憂。
永安和公司第五代經營者Mei Lum(左)以及K.K. 折扣店店主Kenny Li(右)表示,他們雖然擔心關稅可能帶來的沖擊,但相信社區成員會相互扶持,共渡難關。
圖片來源:NBC News / Janice Chung
對中國加征新關稅生效後,紐約唐人街一家經營多年的風水用品商家擔心將面臨倒閉。一包挂面可能要至少上漲1美金,外賣餐盒的成本也將上漲,進而推高外賣價格。
在全美範圍內,唐人街社區普遍對進口商品的依賴性較高,關稅可能導致商品價格上漲約 8%。
但擔憂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在全美的唐人街,人們也擔心文化傳統的流失,以及移民社區本就較高的貧困率。例如,在紐約市,28% 的唐人街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唐人街正面臨一場獨特的危機,因為許多在這裏出售的商品往往無法在亞馬遜等網購平台上買到。而且,這些商品的市場需求相對較小,導致企業沒有足夠的動力在美國建立工廠來生産它們。
本周,特朗普在上個月對中國商品加征 10% 關稅的基礎上,又額外增加了10% 的關稅。而在他的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高達 25% 關稅,仍然有效。此外,他還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了進口稅,盡管後來暫時暫停了這些措施。他表示,關稅將一直持續,直到中國采取行動減少芬太尼流入美國的情況。
作為報複,中國也對美國商品征收了新的關稅,其中一些商品的關稅增加至 15%。
“中國人民從不相信脅迫或恐嚇,我們也不會屈服于霸淩和霸權主義手段。”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全美唐人街的許多商店大部分商品都來自中國。例如,紐約市的永安和公司(Wing On Wo & Co.)90% 的商品均進口自中國。店內貨架上擺滿了瓷器和陶器,從精美花紋的餐盤到形似白菜葉的香爐,應有盡有。第五代店主Mei Lum表示,由于關稅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農曆新年和聖誕節等旺季期間,店鋪的經營策略面臨諸多未知因素。
NBC 新聞采訪了多位商店和餐館老板,他們表示,唐人街社區一如既往地會找到辦法堅持下去。
“讓我堅信的一點是,唐人街的居民非常有韌性,也非常有創造力。”Mei Lum說。“他們總能想出各種方法互相支持。”
在曼哈頓唐人街經營亞洲家居用品店K.K. Discount Store超過 30 年的Kenny Li表示,除了不斷上漲的租金和運營成本,關稅也讓街區內的小商鋪生存更加艱難。這些問題層層疊加,使得許多家庭經營的老店難以維持。他感歎道,像他這樣的商店正在消失。
“現在,這種店鋪已經不超過兩家了。”Kenny說。“20、30 年前開店的很多人已經退休了……他們說不能賠錢。”
距離K.K. Discount Store僅幾分鍾步行路程的Yùnhóng Chopsticks是一家主營中國進口商品的小型禮品店。店主Bing Lü和家人共同經營這家店。他表示,他們不得不對信用卡支付收取 3% 的手續費,以幫助支付開銷,同時預計由于關稅上漲,未來商品價格也會進一步上調。
曼哈頓唐人街一景
圖片來源:NBC News/ Janice Chung
對華關税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UCLA)安德森管理學院(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全球供應鏈管理專家克裏斯·唐(Chris Tang)教授解釋說,在唐人街,許多人依賴這些社區購買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商品。盡管一些支持者認為關稅可以鼓勵本土生産,但唐教授表示,這種情況並不適用于許多文化商品。
“(需求)量太小,而且基本上只有華人社區會購買這些商品。因此,不可能在美國建立工廠來生産這些産品,規模根本不夠大,”唐教授說。“所以這些商品只能依賴進口,別無選擇。”
唐教授補充說,消費者可能不會立刻感受到關稅的全面影響,因為稅收傳導到零售層面需要幾周時間。
曼哈頓唐人街曆史最悠久的商鋪永安和于1925年開業。店主Mei Lum表示,店內大部分商品來自中國瓷都景德鎮。她說,她已經開始感受到關稅的影響。本周,她收到了上個月一批貨物的補繳發票,極有可能包含與關稅相關的費用,而目前關于這些費用的計算方式仍然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我們唐人街的工薪階層社區,在這種情況下總是受到最嚴重的打擊,”Mei Lum談及該社區的小商家時說道。“很多店主告訴我,他們應對這些挑戰的方法是自己承擔部分成本,只小幅度提高價格,以確保價格仍然能讓常客負擔得起……但這樣還能撐多久呢?”
工薪家庭依賴唐人街的低價商品
全國各地的唐人街因其相對低廉的價格,長期以來一直服務于低收入和工薪階層家庭,當地居民指出。在紐約市,唐人街的家庭收入中位數為 35,805 美元,遠低于曼哈頓整體的 86,553 美元。距離紐約市僅數小時車程的費城唐人街,貧困率則高達 32%。
費城唐人街 Bubblefish 餐廳的老板Xu Lin表示,關稅可能迫使唐人街改變其長期以來的低價形象。外賣包裝盒等日常運營必需品主要依賴從中國進口,他說。與此同時,消費者轉向外賣應用,迫使餐館向這些平台支付高昂的手續費,進一步擠壓利潤空間。他表示,價格上漲幾乎立刻導致銷售額下降。但面對關稅,他可能別無選擇,只能繼續漲價。
“新冠疫情過後這麽多年,我們的大部分銷售額仍然來自外賣訂單。”Xu Lin說。“如果我們的外賣包裝成本持續上升,我們也不得不提高外賣價格。”
在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唐人街,Shelby Wu在這裏長大,如今經營著新開的咖啡店 Fruitful Dreams。她表示,該地區的許多移民已經做出了財務上的犧牲,而關稅無疑會加重經濟負擔。
“我們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和我的家人,都是來自低收入家庭……我們確實依賴唐人街提供的經濟實惠的優質商品。”Shelby Wu說。“但現在人們的感覺已經不一樣了,他們覺得自己失去了曾經依賴的資源。”
商家努力抗爭,捍衛文化遺産
許多唐人街的商家也對文化的延續表達了擔憂。舊金山唐人街Lion Trading的Lucas Li家族經營著一家進口風水用品、佛教及其他宗教用品的商店。他表示,依賴進口商品的傳統習俗可能會因此改變。例如,他的店裏出售用于祭祖儀式的金紙(紙錢)和其他祭祀用品。然而,年輕一代本就逐漸遠離這些傳統,而關稅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文化流失。
“當這些物品變得昂貴時,華人家庭就更難維持這些傳統,無法按照正確的儀式步驟去進行祭拜,”李說道。“顧客在本地小商家購物時,不只是買一件商品,而是在投資社區,支持家庭,並保護我們的文化傳統。”
然而,他表示,唐人街已經有幾家店鋪決定在未來兩年內關閉,因為他們對能否撐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持懷疑態度。
Shelby Wu的店鋪主要銷售糖葫蘆,這種傳統小吃需要來自中國的特殊鍋具和設備制作。她表示,唐人街的“正宗風味”也正面臨威脅。
“這裏的大多數商家將不得不依賴美國本土的原材料,而這些可能與我們從中國采購的有所不同。” Shelby Wu說。“我們可能不得不調整傳統食品的制作方式。”
面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唐教授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美國各族裔能否繼續慶祝並傳承自身的文化,仍是一個未知數。
“如果這就是他對‘美國’的定義,那麽問題在于:在這樣的框架下,各個族裔是否還能從曆史和文化的角度,保留自身的身份認同?”唐教授說道。“這仍有待觀察,但我認為我們需要更多的基層運動來保護我們的文化。”
然而,Mei Lum堅信,社區會挺過這一挑戰。
“唐人街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幾代人以來,我們一直在守護、發展,並在我們的祖先——那些在 19 世紀 90 年代 創建唐人街的人——打下的基礎上不斷前進。”Mei Lum說。“我們必須要有創造力,而唐人街和這裏的居民已經在多次被壓迫的曆史中證明了他們的韌性。”
原文2025年3月9日刊于《NBC News》
作者:Kimmy Yam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