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身份期限,限制轉專業,美國擬推數十年最嚴留學新政!9000條反對意見能否阻止生效?

原創 秉燭 華埠Spotlight

2025年9月17日 18:00

“如果真的通過了,我覺得以後可以不要來美國留學了。不確定性和沉沒成本實在太大了。”在接受《華埠Spotlight》採訪時,南加州大學教育社會學博士莉莉直言。

8月2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提出的一項針對國際留學生的新規草案。該草案擬取消長期沿用的“身份持續有效”(Duration of Status, D/S)模式,改爲固定停留期限:最長不超過4年,期滿需額外申請延期。同時,國際生畢業後的“寬限期”將從60天縮短至30天,OPT和STEM OPT(見備註)的工作許可也將受到更嚴格的審覈。

表面上,該草案只是擬取消沿用數十年的“身份持續有效”(D/S),改爲固定四年期限。但由此帶來的變化,可能徹底改變國際學生在美的求學路徑。

該草案目前處於網絡公示階段,公示期截至美東時間9月29日23時59分。截至發稿,該草案共收到9000多條評論 ,大多持反對意見,督促國土安全部撤回該草案。

芝加哥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等高校研究生工會正在呼籲留學生提交反對意見,以阻止該法規生效。

美國政府法規公示網站截圖,截至9月17日,該草案共收到9171條評論

新政衝擊

根據國土安全部公佈的新規草案,國際留學生預計受到以下影響:

  • 身份延續的危機:在新規下,學生若需要延長學業,就必須向移民局遞交I-539表格申請延期(Extension of Stay, EOS)。這不僅是額外的手續,更意味着移民官若認定理由不足,可以直接駁回申請。

如今,延畢在各個學業階段都不罕見,但在新規下,移民官若認爲理由不足,就可能導致學業中斷,拿不到學位。

博士生等長學制更是“高風險羣體”。他們幾乎必然要在學業中途申請EOS,而這一程序的審理動輒數月甚至超過一年。更棘手的是,雖然申請人在等待期開始的240天內仍能從事校園工作,一旦EOS無法在這期間審批完成,可能就會影響許多博士生賴以生存的助教、助研等工作。

  • 項目轉換的風險:不光是延長項目,項目轉換也風險驟增。原本,在高中升本科、本科升碩博的過渡中,只需在SEVIS系統中完成承接手續,即可實現身份的無縫銜接。

新政下,學生必須爲4年固定期之後的滯留提交I-539申請。否則,則會積累非法居留時間。相對穩妥的做法是先回國,再申請或入讀新項目,但這無疑又增加了人力與經濟成本。

  • 限制轉專業:草案禁止了本科生在第一年換專業,而研究生則全程都不可更換專業。如果說項目轉換隻是手續上的麻煩和風險,限制轉專業則可能直接堵了許多本科申請人“曲線救國”的策略。研究生同樣無法在入學後申請雙學位項目,或放棄錄取的雙學位中的一個項目,也不能輔修第二專業。

  • OPT的複雜化:現行制度允許本科畢業生順利進入OPT階段,自動獲得12個月的合法工作身份,STEM專業還可延至36個月。而在新規下,本科畢業生雖然仍可申請OPT,但必須同時提交I-539延期,以保證身份覆蓋OPT。由於I-539批覆時間不定,且可能需要多次申請,如有一次被拒或拖延過久,即使有OPT、有工作,也只能打道回府。

因此,雖然新政並未直接改變H-1B規則,但在移民政策整體趨緊的環境下,任何額外的手續,幾乎都意味着更大的風險和壓力。

  • “二碩”路徑堵死:新政還規定學位必須逐級遞進:本科後必須升碩或博,碩士畢業後只能升讀博士。換言之,攻讀二碩,或因事業轉軌要降級重新讀書的路徑將被堵死——無論該舉動是爲了維持身份還是出於個人興趣或發展需要。

  • 審查環境趨嚴,加劇風險:作爲學生個體,即使對涉政話題敬而遠之,也可能成爲鬥爭的犧牲品。如今年年初,特朗普甚至曾以打擊“反猶主義”不利爲由,意圖撤銷哈佛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雖然這項決議最後被最高法院駁回,但這類事例讓不少留學生擔心,新規一旦實施,身份審覈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加劇。

高校噤聲, 反對聲勢低迷

伴隨着美國政治右轉和逆全球化浪潮,國際生處境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就已開始惡化。

2017年至2020年間,F-1簽證和OPT項目屢屢傳出收緊消息。尤其在2020年9月,取消“身份持續有效”(D/S)的草案就曾提出。當時,留學生們迅速發起簽名抗議,在政府公示網站 regulations.gov 上徵集到三萬多條公衆意見。隨着特朗普任期結束,該草案因審查延宕至拜登政府而未能落地。

然而,與四年前的動員形成鮮明對比,本輪草案公佈後,各方反響卻顯得十分有限。

自8月28日草案發布至9月17日截稿,一個月公示期過半,公示網站上僅有9171個評論。

正在西北大學就讀的張凌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研究生工會幾乎沒有任何行動。“不像以前一些大政策,比如疫情期間撤銷遠程簽證時,大家討論得很熱烈。這次我也不知道爲什麼。要麼是很多人還沒注意到這個消息,要麼就是已經絕望,覺得沒有機會改變了。”

高校方面的回應也普遍低調。直至截稿,只有康奈爾、耶魯、波士頓、西雅圖華盛頓等爲數不多幾所大學的國際生辦公室發佈了信息或答疑公告。尚未有大學公開表明立場。耶魯大學在8月28日草案出臺當天即發文解讀,組織面向內部師生的答疑會,並對內聲明校方正在起草針對草案公示的留言。但這樣的努力仍屬鳳毛麟角。

《華埠Spotlight》針對此事曾致函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伊州大學芝加哥分校(UIC)和德保羅大學(DePaul University),截至發稿未得到回覆。

張凌直言其悲觀:“現在學校在移民政策上沒什麼籌碼,在資金裁撤的背景下更是自身難保。”即使是現有的留學生法律諮詢和服務,“大多也很泛泛,對我們幫助不大。”

當下,校方立場與領導層的政治背景也不無關係。莉莉告訴《華埠Spotlight》,自己的同學在看到草案後立刻向國際生辦公室諮詢,卻遭冷遇。“工作人員回應稱,草案尚未落地,沒有必要向學生解釋。”在她看來,這種舉措幾乎等同於對草案的默認支持。“畢竟,我們新來的校長是個保守派。”

儘管整體氛圍悲觀,不少學生仍希望在美國尋找機會。芝加哥博士畢業的小方即將赴香港任博後,但仍坦言希望將來回美做研究。“雖然這裏的問題不少,但學術環境還是很強。學者更優秀。”

除學術環境,個人的社會歸屬也是一個因素,小方補充道,“而且我已經在這裏生活很久。和國內的學術環境等也早就脫節了。”

長期研究中美教育的莉莉,則希望留學生羣體更多意識到小方提到的歸屬感,從而向外發聲,建立聯結。“很多留學生在美國度過了人生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某種程度上早已是社區的一部分。”

她希望留學生主動調整留學、移民政策塑造的”外人心態”。莉莉認爲,“這種心態有時也加劇了我們的邊緣化。社會參與冷感也會加深我們只是‘cash cow’(現金牛/搖錢樹)的刻板印象。”

在她的研究和觀察中,國際生融入本地社區並非毫無社會基礎,“其實不少本地人,尤其是二代移民,是很支持我們的,他們只是不一定了解我們的處境。我們其實可以更多地向外探索,參與社區。”

從開放到收緊:歷史拐點中的留學生

美國對國際學生的管理並非一成不變。學簽收緊也並非首次。

1957年秋,後成爲知名歷史學家的許倬雲登上從基隆出發的貨船,歷經57天的漫長航程,最終抵達美國,進入芝加哥大學求學。

就在許啓程前夕,美國於1953年通過《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首次將外國學生納入清晰的非移民簽證類別。這項制度,成爲F-1簽證雛形,後演變爲國際生求學工作的核心通道。

而D/S制度最初誕生於1978年,並於90年代初在全美成爲管理國際生的普遍實施標準。

這期間也伴隨着中美留學交流的不斷升溫。1979年,中美建交後,即派出首批52名嚴格選拔的公派生抵美。隨後,物理學家李政道推動的CUSPEA項目在十年間送出近千名中國學生赴美讀博。

1980年代初,美國從製造業向知識產業轉型,對高技術人才的需求增加,OPT制度隨即引入,允許留學生畢業後在美工作一年。同時,中國自費留學逐漸興起,大批理工科畢業生藉助OPT進入硅谷和東海岸的科技園區。

然而,2001年的“9·11”恐襲成爲一個轉折點。出於安全考慮,美國在2003年全面啓用SEVIS系統(見備註),要求高校實時上報國際學生身份。

短期內,行政審查成爲許多中國學生的共同記憶。在一條2023年討論“二十年前的留學生”簽證困難的新未名空間的帖子裏,還有網友提起“911剛過去那兩年,美國90%拒籤,加拿大70%拒籤”的集體回憶。

但隨着系統成熟,審查趨於“有針對性”而非“一刀切”,局面逐漸緩和。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強烈呼聲也推動政策執行趨向務實,美國不願因過度審查而失去大批國際人才。

2008年金融危機後,吸引並留住STEM人才成爲國家戰略。奧巴馬政府在此背景下將OPT延長至三年,爲理工科畢業生提供了更寬裕的就業窗口,惠及了大量中國及其他國際生,更直接帶動了美國科技業發展。

如今,隨着代表保守孤立主義勢力的特朗普政府再次上臺,針對包括國際留學生在內的反移民政策聲勢漸大,黃金時代漸漸遠去,又一輪凜冬已至。

備註:

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的縮寫,是一項針對國際學生的工作許可,允許學生在完成學業前後,在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領域進行實習或工作。STEM OPT,數學、科技等相關專業學生的工作許可,期限可從一年延長至三年。

SEVIS ,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信息系統,一個在線數據庫,由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管理,用於跟蹤和管理所有持F、M、J類簽證的國際學生和訪問學者在美國的學習和交流項目。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莉莉、張凌、小方等均爲化名。

作者:秉燭,Chinatown Spotlight記者

參考資料:

https://www.dhs.gov/news/2025/08/27/trump-administration-proposes-new-rule-end-foreign-student-visa-abuse

https://www.regulations.gov/document/ICEB-2025-0001-0001

https://www.regulations.gov/document/ICEB-2019-0006-0001

https://newmitbbs.com/viewtopic.php?t=163717&sid=cb0e207c22d676f42238ec13157cd93f

https://oiss.yale.edu/news/dhs-proposes-to-replace-duration-of-status-with-fixed-periods-of-stay-for-f-j-nonimmigrants

Previous
Previous

來信|“離開中國人圈子才是融入美國”嗎?

Next
Next

資訊|90/94高速擁堵有望改善;麥金利公園附近一超速探頭開出2萬張罰單;芝加哥公立學校預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