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民執法議題上,被長期忽略的亞裔聲音

原文刊於 美國社區媒體公司 (American Community Media)

圖片來源:Jason Leung / Unsplash

亞裔是美國增長最快的族裔群體,但在當前關于移民的全國性討論中,他們的聲音幾乎缺席。專家指出,這種缺席讓數百萬亞裔移民更容易成為仇恨和排外情緒的受害者。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數據,美國亞裔人口從2000年的1190萬增長到2023年的2480萬,增長超過108%。目前,美國亞裔中有54%是移民;如果只看成年人,這一比例更高達67%。

“停止亞裔仇恨”組織(Stop AAPI Hate)在2025年2月發布的研究顯示,特朗普總統上任僅一個月,亞裔美國人就遭遇了新一輪仇恨事件高峰——這些攻擊與針對H-1B簽證、TikTok和DeepSeek AI等中資科技企業的言論密切相關,也與COVID-19疫情期間的仇亞情緒如出一轍。

為了進一步了解當前反移民政策如何影響亞裔社區,美國社區媒體公司(American Community Media)聯合主任 Julian Do 采訪了南加州“亞美公義促進會”(AJSOCAL)執行主任 Connie Chung Joe。

AJSOCAL 成立于1983年——那一年是華裔青年陳果仁(Vincent Chin)在底特律被兩名白人汽車工人毆打致死的次年。當時,這些工人錯誤地將日本的崛起歸咎為美國汽車業衰退的原因。如今,AJSOCAL已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的亞太裔民權組織,僅在南加州就服務超過15,000名亞太裔。

在加州和全美國,亞裔是唯一一個移民占多數的主要族裔群體:59%的加州亞裔出生于外國,而加州總體人口中該比例為27%。

因此,Joe表示,社區中許多人對于移民執法力度升級感到震驚和不安。

當前這一波反移民情緒的根源是什麼?亞裔美國人為何特別容易受影響?

移民一直是美國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他們也常常成為政治替罪羊。

特朗普政府重拾舊策略,將移民問題政治化,把移民當作替罪羔羊以爭取選票。其政策不僅針對無證移民和有犯罪記錄者,還波及守法的學生、綠卡持有者、持工作簽證的專業人士、DACA(童年入境暫緩遣返)受益人、合法居民,甚至是退伍軍人。

針對亞裔的刻板印象把我們描繪成“不可信的”、“非美國人”,甚至“安全風險”。從疫情、陳果仁事件、二戰期間日裔集中營、9/11後仇亞情緒到中美沖突等,這些事件都傳遞著亞裔“不夠美國”的信息,導致亞裔移民更容易被妖魔化。

許多亞裔美國人覺得自己不會受反移民政策影響, 你怎麼看?

不幸的是,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媒體上常報道的大型ICE突襲,往往集中在農業區、食品加工廠或工地,多數受害者是拉美裔。

但針對亞裔的執法行動雖然規模較小,卻廣泛發生在成衣批發、購物中心、按摩店、夜店、餐館和超市,遍布加州、德州、喬治亞州、路易斯安那州、華盛頓州和明尼蘇達州。還有人在上班途中、法院或移民例行報到時被悄悄逮捕。

部分東南亞移民甚至在沒有正當程序的情況下,被遣送到非洲或拉美的“第三國”。(例如,一名越南移民在德州被拘七周後送醫,7月19日在醫院去世。)

盡管洛杉矶每七人中就有一人是亞裔,美國社會卻很少聽到我們的聲音。這是因為許多人因文化恥感、語言障礙或擔心遭報複、不願卷入法律糾紛等種種原因,而選擇不報告這些侵權執法行為。

那些已經入籍的亞裔美國人就安全了嗎?

不幸的是,也不一定。司法部上個月宣布,如果入籍者被認定為“國家安全風險”,可能會被“取消國籍”(denaturalization)。而亞裔是入籍人數最多的族群之一,所以更是成為受這項政策影響的主要族裔。2022年,37%的新公民是亞裔。

那麼, 如果一個入籍公民可以被取消國籍並驅逐出境, 這意味著什麼?

我們目前無法確定,因為有關“取消國籍”的備忘錄措辭刻意模糊且寬泛。從曆史上看,這類政策往往被用來對付“被懷疑是共産主義者”的人。在當前的政治氣候下,我認為這是一種針對特定個體的執法手段,而這些被懷疑的人可能無法獲得正當法律程序。

也有部分亞裔支持當前的反移民政策, 你怎麼看?

亞裔群體非常多元,政治光譜廣泛,說著不同語言,有人確實認為,無證移民不該跳過他們當初花了很多年才完成的合法移民流程。我們尊重這個立場。

但我們也認為,長期守法、為社會做出貢獻的無證移民——比如農工、外賣員、護理人員等——理應獲得保護。

此外,DACA(童年入境暫緩遣返)項目中的“夢想生”(Dreamers)並不都是拉美裔。比如早期的DACA申請者之一 Tereza Lee,就是韓國裔,父母是簽證過期者。

ICE突襲和移民拘留對社區造成了什麼影響?

亞裔移民在美國醫療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包括醫生、護士、實驗室技術人員,以及養老護理員。此外,許多養老院和老年護理機構嚴重依賴亞裔移民,他們以極低的工資從事照護工作。

大多數人持H-1B或L-1工作簽證。如果限制這些簽證,將直接影響醫療服務和增加成本。

在洛杉矶市中心的成衣業也受到近期移民政策的影響。移民執法局突襲讓大量由韓裔經營、雇傭拉美裔員工的工廠一夜之間人去樓空,整個數十億美元産業立即受到重創。

長年以來,亞裔在火車站、商場、工作場所、學校、宗教場所遭遇仇恨事件,已讓亞裔社區充滿恐懼。移民執法局的突襲行動帶來了額外壓力,許多人在超市、公共活動現場甚至法院被抓捕,使這種恐懼和緊張的狀況大大加劇。

許多亞裔不敢出門、請假不上班、取消就醫,避開他們曾經常去的公共場合。

AJSOCAL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我們正面臨多重壓力:聯邦經費縮減、服務需求激增、法律環境惡化、工作人員疲憊,同時還要應對政府不斷變化的法律解釋以保護我們的社區成員。這些都是我們從未面對過的巨大挑戰。

我們與AAPI Equity Alliance、OCAPICA、Catalyst for San Diego、泰裔CDC、華人權益促進會(CAA)等組織合作,建立了“快速應變網絡”(Rapid Response Network),進行仇恨事件記錄、目擊者培訓、移民權益講座、監控亞裔商家是否遭ICE突襲、提供法律援助、接觸被拘押者、處理家庭分離問題等。

原文刊于American Community Media官網,于2025年7月23日更新,編譯時有刪減。

原文作者:Julian Do

原文鏈接:

https://americancommunitymedia.org/immigration/asian-americans-left-out-of-immigration-debates-but-not-crackdowns/

編譯:夕言午

相關資料:

https://www.pewresearch.org/short-reads/2021/04/09/asian-americans-are-the-fastest-growing-racial-or-ethnic-group-in-the-u-s/

https://stopaapihate.org/2025/02/20/post-election-surge-in-hate/

https://www.nbcnews.com/news/us-news/investigation-underway-vietnamese-national-ice-custody-died-hospital-rcna220180

https://www.justice.gov/civil/media/1404046/dl?inline

https://partnershipfornewamericans.org/new-data-aapi-individuals-make-up-largest-group-of-new-american-citizens-since-last-presidential-election/

https://asianamericanedu.org/tereza-lee-and-undocumented-asian-america.html

Previous
Previous

資訊|芝加哥公校返校季開始;學校大幅裁減保潔管理員;手機App可追蹤“幽靈巴士”

Next
Next

人物|在芝加哥,跟21歲的粵曲傳承人聊聊他心中的“大展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