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獨自一人坐地鐵逛芝城,百歲婆婆最愛“遊車河”

100歲的黃李超蓮婆婆在位於林肯公園社區的公寓房間

圖片來源:錫紙/Chinatown Spotlight

黃李超蓮喜歡鮮豔的顏色。她常常穿着紅色或繡着紅黃花朵的罩衫,在一衆灰黑色的長者人群中,顯得突出,富有生命力。

儘管她往往在人群中是年紀最長的那位。再過兩個月,黃李超蓮就要過101歲生日了。

今年9月底,在華埠更好團結聯盟(CBCAC)秋季手機培訓課堂上,我認識了這位百歲婆婆。她穿着繡着梅花的正紅色外套,坐在第一排,不時低頭做着筆記。當大家知道她已過百歲,並且獨自一人坐地鐵穿越大半個城市,從林肯公園來到唐人街後,都不由讚歎起來。

在隨後幾次活動上,我再次與黃李超蓮見面並相熟起來。退休之後,她最喜歡活動就是“遊車河”。

備註:“遊車河”是一個粵語詞彙,意思是駕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兜風遊玩,通常指沒有特定目的地,只是在車上四處遊覽。

“地鐵紅線,公交車,甚至火車,我什麼都會乘坐。一般就是從一個總站坐到另一個總站,途中看看風景。一個人,也不需要會英語,有點膽子就行。也不怕自己迷路,記得自己家和唐人街是哪個站下車。然後7點前回老人公寓吃晚飯”。

日前,我登門拜訪這位百歲老人,跟她聊起一個世紀來的點滴歲月。就像她的衣妝和愛好一樣,黃李超蓮的退休生活依舊豐富多姿,眼中的世界明亮豁朗。

老去似乎意味着不可挽回的衰敗,而百歲的黃婆婆示範了另一種可能性。

活動達人

“這是我的地頭,你跟着我走就好了。”10月底,我拜訪黃李超蓮住的老年公寓時,她早早在門口等待。她走出正門,領着我從後門進入公寓,說“那邊不需要登記,比較方便。”

黃婆婆的“地頭”,是位於芝加哥北邊林肯公園區的老年公寓,她在此住了十多年,原因是“夠寬敞”。

和很多芝加哥的華裔長者們不同,黃李超蓮沒有選擇居住在距離唐人街更近、公寓裏華人更多的老年公寓,而是選擇到“鬼佬”(廣東話指外國人)老人屋居住。整棟公寓只有3位華人老太太,黃婆婆會在飯點和她們坐一桌吃飯閒聊,但平時也是各過各的。

儘管住在城市的北邊,但黃婆婆依然是唐人街的常客。“見見朋友,吃吃飯,去華諮處松年中心參加書法課。”

2025年10月初,黃李超蓮(中)和朋友們在唐人街慶祝中秋節活動上

圖片來源:CBCAC/Chinatown Spotlight

九月底的CBCAC的秋季手機培訓課,是朋友邀請她來的。雖然使用的是基礎款的智能手機,有些課程內容也並不大能理解,但黃婆婆依然有興趣。一週後的第二堂課,她繼續參加。

今年在唐人街舉辦的許多活動上,例如六月底在譚繼平公園的龍舟賽,十月初在華埠廣場的中秋慶典,都有她的身影。甚至在選舉期間,她也會跟朋友們一起去提前投票站行使自己的公民權利,莊重投下屬於自己的一票。

有時,出門只是爲了逛逛這座城市不同社區的風貌。

公寓底下是74路公交車站,往東半英里是紅線地鐵站。她常常穿戴整齊,有時是一串珍珠髮箍,或者耳環,有時是一條星條旗樣式的絲巾,利落得體,拄着柺杖,坐上公交,來場半日遊。

“我的頭腦還很清晰,也很會靈活變通,就敢一個人多出門。”黃婆婆說。

“我不是好欺負的”

黃李超蓮把自己“靈活變通”的本領歸結於退休前的護士工作。“在這邊生活,我什麼都不瞭解。但勝在我們護士這種職業是很需要靈活變通的,所以我有辦法適應美國的生活。”

黃李超蓮的祖籍在廣東省台山市,曾在廣州鐵路醫院做一名護士。50年前,她跟隨妹妹來到美國芝加哥,寄宿在妹妹家。她把自己到美國後的故事總結爲“一路遇貴人”。

華人諮詢服務處(CASL)是她在美國的第一個落腳點。她先是在該機構擔任廚師,而後又經華諮處創辦人之一黃羅瑞雄(Bernie Wong)女士介紹,找到一份家政工的工作。談及黃羅瑞雄和華諮處另一位共同創辦人陳增華(C.W. Chan)先生時,黃李超蓮帶着無限感激。

黃李超蓮家中擺放的紀念照片

圖片來源:錫紙/Chinatown Spotlight

經歷兩年輾轉後,黃婆婆在一場喜酒宴上認識了一位在美國從事護士的女士,此後她回到她熟悉的醫院中去。由於完全不會英語,醫院沒法給她正職護士的崗位,只能任職“助理護士”,跟隨一名華人護士工作。

在醫院工作期間,還發生了一些小插曲。有一次,黃婆婆沒法獨自搬動一名體型較大的患者,於是數次請求一位正在看電視的非裔護士幫忙,卻遭到斷然拒絕。尋求了護士長的幫助後,她通過護士長向醫院經理表示需要開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她在開會前請求護士長幫她寫了一些簡單的語句,在會議上表達了自己的不滿:“Last Friday, I take care a very big man, I tell her help me, she say no.”(“上週五,我照顧一個大體型的患者,我請她幫忙,但她拒絕幫助。”)

會議上,那位同事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在會議結束後向黃婆婆表示了歉意。“我要讓他們知道,我不是好欺負的。自此之後,大家手頭上的工作做完了偶爾會來問問我有什麼需要幫忙”,黃奶奶和我說。

回憶起當年的經歷,黃奶奶說話中氣十足,她時而模仿經理的聲音,時而模仿那位非裔同事的聲音,彷彿此事剛剛發生。

認真的老去

不出門的時候,黃李超蓮就在家裏讀書看報,整理舊物。在黃李超蓮的公寓裏,有一間房專門用來存放各種各樣的紀念品,有不同年代的家人照片,有書法或收藏品,還有報刊、賀卡等跨越大半個世紀的物品。

幾份來自家人和朋友手寫的100歲生日賀卡被黃婆婆擺在了窗邊顯眼位置。2025年初的一天,黃李超蓮突然被工作人員請到公寓一樓,原來大家偷偷爲了準備了百歲生日驚喜,特定訂做了“慶祝100歲生日”的大蛋糕。

那天她繫着一條粉色的絲巾,在蛋糕前比起剪刀手,留下影像。“蛋糕很大,我一個人肯定是吃不完的,全都分給大家啦。”

黃李超蓮家中的收藏間

圖片來源:錫紙/Chinatown Spotlight

這些故事也被她寫在了日記本里。黃李超蓮也有寫日記的習慣,在厚厚的日記本里,她寫滿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偶爾還有幾頁夾着照片、賀卡,以及她自己手繪的作品。比如,她會寫到每天幾點起牀,和某某某通過電話,聊了什麼。或是出行路線,坐74路公交去了一元店,花了14塊錢給曾孫女買了裙子,在麥當勞吃了個漢堡吃到飽。

公寓房間裏花花綠綠的物件,還有厚厚的日記本,承載的是黃婆婆對待人生的態度。在生命中經歷過的人和事,她都一一珍藏,認真相待。

也包括對待自己。

她和丈夫育有三個子女,但除了三女兒外,都搬到了加州。不過,和許多華人操心子女生活不同,她認爲孩子們的生活當由他們自己選擇和決定,自己不會去煩惱和干涉。“每天煩惱很少,就長壽了。”

每個月老年公寓會定期給她發120美金的零用錢,由於喫住不需要額外的花費,她在“遊車河”的路上,就順便買些禮物送給孫輩。一如她往常出門一樣,把銀色的齊耳短髮梳得齊整,戴上髮箍,換着搭配合適的絲巾。

至於孫輩們是否喜歡這些禮物,黃婆婆說:“他們喜不喜歡我不管了,我就是會送。”

作者:錫紙,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碩士

Next
Next

糧食券危機:聯邦法官要求應急基金撥款,伊州撥2000萬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