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誠聘做飯阿姨,現金日結!"網絡詐騙層出不窮,如何避免中招?
某芝加哥華人微信群組內的招聘消息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誠聘一名做飯阿姨,主要負責一位長者的午餐與晚餐,並陪同其日常外出,住家/通勤均可。要求:女性,年齡35歲以上,身體健康,擅長家常菜。薪資:日薪$160-200,可現金結算!有意者致電:XXXXXXXXXX(如未接聽,請短信聯繫)”
你是不是經常在微信群組、華人資訊網等社交媒體、網絡論壇上見到類似中文招聘信息?高薪、應聘門檻低,且僱主信息模糊,這樣的套路讓繼續求職的華人移民屢屢掉進殺豬盤等詐騙騙局之中。
近日,居住在60632社區的李紅(化名)就遇到了這樣一起精心謀劃的詐騙之中。
11月初,李紅在某微信群裏看到了招聘做飯阿姨的信息,退休後她自覺身體還行,想繼續找份工作。曾在酒店和家政服務行業工作多年的李紅認爲這個職位很適合自己,於是給對方打了電話。
一位自稱爲“小劉”的女性將李紅介紹給了所謂的僱主“陳博文”先生,並讓他們在WhatsApp上聯繫。當天,陳博文表示自己在外就餐,要第二天再溝通,隨即向李紅髮送了一張晚餐照片,照片主體是一瓶貴州茅臺酒。
第二天下午,陳博文主動在WhatsApp上撥打語音電話聯繫李紅,交談了17分鐘,並表示“希望不僅僅是僱傭關係,也可以成爲朋友”。
此後多日,這位僱主非常“殷勤”地問候早安晚安,分享參加晚宴、出差的日常,卻絕口不提保姆工作的事情。在某次看似無意的聊天中,陳博文提到自己在做比特幣(BTC)投資,並曬出自己的交易成績,稱帶着母親做交易,掙錢後70%收益用於支持母親的慈善事業。隨後還曬出多張向災區捐贈的慈善證書。
詐騙者在WhatsApp上向李紅介紹虛擬貨幣投資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詐騙者通過假冒的交易軟件向李紅打款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完成以上鋪墊之後,詐騙者開始鼓勵李紅加入他的投資,並表示將慷慨“支持”2000美金。
由於對工作的期待,加上對方打造的成功人士和孝順、熱心公益的人設,李紅對此並不多疑。在陳博文一步一步的指導之下,李紅下載並實名註冊了一個名爲“BitDelta”的交易軟件。陳博文也如約將2000美金轉入了李紅的交易賬號內。
而實際上,BitDelta是一款由詐騙集團包裝的虛假交易軟件,沒有政府備案。軟件上的交易只是用於詐騙受害者的數字遊戲,賬戶內的金額也只是空頭支票,無法兌現。
緊接着,詐騙者圖窮匕見,要求李紅到銀行電匯1000美金到指定賬戶激活她的交易賬號。
直到這一步,李紅仍然沒有意識到騙子的險惡。直到在銀行櫃檯前經過客戶經理提醒,李紅方才恍然大悟。“經理聽了我的情況後說,這百分之二百是詐騙。”李紅向《華埠Spotlight》回憶說。
李紅提到,對方是抓住了自己想要工作的心理。她之前曾聽說過電信詐騙,也專門學習過防止詐騙的課程,但依然沒想到找工作也會被騙。
非營利機構華埠更好團結聯盟此前曾在芝加哥華人社區進行多次防止詐騙的講座。該機構提到,過去幾年唐人街社區出現了多種詐騙形式,包括假借問路行騙,網絡交友詐騙等等。
日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專門發出警報,在美國的中國移民正在成爲詐騙分子的目標。詐騙套路包括冒充醫療保險公司和中國警察、領事館人員,誘騙受害者泄露個人身份信息,並要求向私人賬戶匯款“保證金”。
FBI提醒稱,不要向任何陌生人透露個人或財務信息,不要匯款,也不要允許他人遠程訪問或監視自己的設備。
作者:樹溪
公共行政碩士,華埠更好團結聯盟公民參與資深經理,Chinatown Spotlight責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