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時代,我們在芝加哥做一份社區報

樹溪 華埠Spotlight 原創

2025年8月12日 11:08

“地方新聞業是公共生活的基石。”

秉持這一理念,今年5月,麥克阿瑟基金會(McArthur Foundation)資助了7家芝加哥本地媒體項目,以加強芝加哥的本地新聞生態。華埠更好團結聯盟(CBCAC)是唯一一家入選的華人非營利機構。

借此契機,我們正式啓動了“華埠焦點Chinatown Spotlight”這一芝加哥本地中文原創新聞項目,通過原創新聞報道方式,記錄華人移民的真實生活,解釋政策和宏觀環境對社區的影響,梳理公共生態的變化,聚焦和增進社區公共利益。

目前這個項目的平台包括:中文微信公衆號“華埠Spotlight”,中英文網頁Blog(www.cbcacchicago.org/spotlight),以及一份每月出版的繁體中文紙刊《芝城華埠焦點》。

此外,我們還建立了一個線上交流群組,一個每月舉行的線下交流聚會。

自今年5月以來,我們獨家報道了芝加哥唐人街首起移民執法行動,聚焦了特朗普治下中國留學生的身份危機以及芝加哥NO KINGs遊行中的華人身影。同時,我們也第一時間報道了低收入群體糧食券盜刷風波,華埠停車場系統更新等居民關切問題,並記錄了華人博物館驕傲月,21歲新移民傳承粵曲,普通市民參與政治遊說的社區故事。

相關報道:

疑似聯邦移民執法,三名華人唐人街被捕,華人社區意見分裂

全美“NO KINGS”遊行日,芝加哥街頭的華人抗議者

去留之間,在美中國留學生的抉擇與身份困境

人物|在芝加哥,跟21歲的粵曲傳承人聊聊他心中的“大展鴻圖”

從唐人街到州議會,美國普通市民與政治的距離

華埠焦點紙刊部分內容

我們期待“華埠焦點”成為一個開放的、共同建設的原創報道平台。因此,我們誠摯邀請你成為華埠焦點的撰稿人或內容創作者,一起進入本地社區,記錄下你的觀察和思考,為公衆留下一份有價值的曆史底稿。

我們還在探索不同的寫作風格,以及播客、視頻等報道形式。

在芝加哥,尤其是在華人社區當中,還有許許多多沒有被充分發掘和講述的故事。例如,我們正在進行的華人賭博調查、華人擁槍態度變化等,以及潛在的,諸如“華人的雞娃教育,橋港區是如何成為芝加哥版的海澱黃莊”,亦或是“美中地區最大的華人非營利機構創辦人,是如何被60年代美國社會運動所影響”,等等。

除成為新聞的基本要素之外,本地化和公共性,是我們的選題和報道的兩條基本原則。本地化,即宏觀政策或議題有本地社區的落點;公共性,強調個體或組織的微觀故事映射大環境或大趨勢的變化。

盡管資源有限,但我們理解並尊重每一位創作者的勞動成果。在上述平台署名發表之外,我們可以提供:

  • 美刀。單篇報酬$100-$400,視選題操作難度、稿件完成度而定;

  • 職業技能提升。采訪、寫作技能培訓,以及同行交流機會;以及,

  • 具體而真實的連接。深度觀察、參與乃至介入本地社區。

如果你在芝加哥,如果你對這座城市以及華人社區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你對某段曆史切片、某個政策變遷癡迷,如果你想表達且有一定的寫作基礎(中英文均可),歡迎加入我們(請後台私信),一起探討並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歡迎關注本公衆號或添加小編微信加入讀者群,和我們一道關注、推動華人社區的進步!

作為社區非營利性質媒體,您的慷慨捐贈將幫助我們提供更多更高質量的報道和社區信息。捐贈鏈接:

www.cbcacchicago.org/donate (請在下拉菜單中選擇Chinatown Spotlight)

Next
Next

資訊|電費飙漲;唐人街附近發生槍擊案;公立學校財政危機